白玉道续(168)(5/8)

    见女帝并没有追赶,正在奇怪时,就听女帝说:「阴阳城主已经问讯赶来,在皇

    城外面等着他们呢,这两个老东西走不掉的。只是他们手里还有先帝们留下的皇

    族「丹书铁券」,我也奈何不了他们,否则他们今晚也就不敢来闹事了。」

    小和尚有些心疼的走过去,扶住女帝喊了声,君姨。女帝笑了笑说:「好孩

    子我没事的,有了你这小鬼头的法子,早晚这俩老东西都要跟我服软的……不过

    这次,朕也不能轻饶了他们,朕会下旨让他们把族中拿得出手的女子妇人都献出

    来,给你黑军伺送过去。是都杀了还是留着慢慢玩,你自己看着办吧。」

    「君姨,你莫不是真拿我当色鬼了。」小和尚送出一股玄气,帮女帝修补她

    体内略微有些受损的经脉,当然顺便理所当然的探索一下女帝的行功路线。

    「小东西,别急,朕这身子早晚还不都是你的。」女帝嘴上这么说,心下其

    实很感念小和尚帮她疗伤,圣女的功法来自上界非同小可,若她自己疗伤,少说

    也要半个月。女帝轻笑道:「本来还准备陪你胡闹两天,现在看来不行了。圣女

    来时遮蔽了皇宫这一方天地的讯息,我的感知晚了半日,雷鸣李司业的天道没了。

    不知道是哪位出的手,也不晓得跑去哪儿了,不过好像是往你们华龙的江南方向

    去了。」

    女帝调息片刻,脸色已经恢复如常,又感应了一下,说道:「不太好,你娘

    艳剑有难,我在她身上留下的一温天道本源被什么人给抹去了。最后,出现的地

    方也是在华龙江南几州地域。我这边要奶理程刘两家和科举的事情,走不开,你

    速速赶回去……万不得已,你那丫头苏悠,可也是来头不小呢,能帮你制衡天人。」

    小和尚听到母亲艳剑有事,心里一着急,女帝留下的天道,那是什么人都能

    随便抹去的吗?咦,娘亲身体里怎么会有女帝的一温天道?事情透着诡异呀,小

    和尚来不及细想,匆匆拜别了女帝,连小胖子都不及招呼一声,就上路程往华龙

    境内赶去。

    耳边还听到女帝姜亦君远奶隐隐的传音:「白爹爹莫急,你娘没那么好对付

    的。最多吃点皮肉苦头罢了……完事了,千万记得回来,君奴的下贱肉身还等着

    您享用作践呢。咯咯咯……」

    ************************

    春回大地,本该是河山复苏,万物滋润,生机勃勃的季节。

    可惜华龙的江南一带,湖州、岳州、徽州、江州等地如今却一片生灵涂炭、

    万分惨淡凄凉的景象。

    地~址~发~布~页~:、2·u·2·u·2·u、

    华龙帝国历经万余年,百兆生灵,传承久远。自古以来江南四州郡不但地域

    辽阔,而且水道发达,商贸繁华人口自然众多。也是整个帝国最为昌盛的经济命

    脉,更是其粮米之乡。然而这一年打过了年节,就天灾祸乱不断。

    先是连月的骤雪,冻奶了很多百姓。好容易盼到天暖还阳,又是接连暴雨不

    停,两河泛滥。一夜之间华龙几代皇帝修的两河沿岸大堤,几奶决口,江南千里

    之内一片泽国,百万黎民流离失所。

    华龙皇帝闻讯急了,一面不惜拖着老迈身躯,亲自前往天地坛祭天,祈祷上

    苍保佑;一面又拿出国库的积蓄,救济灾民。然而,华龙天下积弊已久,贪官污

    吏丛生。国家的救济和援助,一大半都装到了这群墨吏口袋里,层层盘剥克扣之

    下,轮到老百姓头上的已十不足一。

    好容易熬退了洪水,大灾之后,大疫又生。很多洪灾过后的乡县,整村整村

    的人被瘟疫所害。一时间,天地不仁,饿殍遍野,病死饿死的尸体到处可见惨不

    忍睹。

    没法子,很多地方百姓活不下去,纷纷揭竿而起,铤而走险劫掠官仓和城中

    大户。朝廷没有办法,毕竟江南四州是华龙的赋税根本,只得从各地其他州府调

    集军队镇压反乱。如此一来更是闹得天怨人怒,祸乱频生。

    于是江湖上的圣医阁心怀天下,纷纷调派弟子出世悬壶济民。奈何战乱不息,

    病疫的百姓又多,一时之间哪里救得了那么多。各地灾民纷纷逃往京城,据说为

    给灾民治病,圣医阁的阁主辛安然都出面了。说动黑军伺的白大人,拿出部分军

    费,安置灾民,给逃难者一条活路调养生息。

    各地武林世家自然也不好坐视不管,传闻南宫家主捐出万两家财,于各地购

    买救济粮米,亲自督运到江南灾疫地区。奈何灾民众多,杯水车薪救得了一时,

    帮不了根本。

    这时候江南佛门的一支「玉佛道」突然兴盛起来,他们一众大和尚,先是组

    成僧兵帮助朝廷平剿叛乱,取得了各地督抚的支持。之后,又利用佛家多年来积

    蓄的庞大财力,抱着普度众生的态度,开仓济民。因为江南各州佛门影响本就极

    大,一时间,百姓纷纷磕头烧香,善男信女把这支佛门旁支「玉佛道」当作救世

    圣道般的虔诚信仰。

    最近,瘟疫横行,佛门又开粥舍药,利用各地的众多佛家寺院,大力发展门

    人子弟。只要坚心信奉「玉佛道」佛主、佛母者,都可以领到一份「避瘟丹」据

    说是对病疫具有奇效。善信者加入玉佛道者,哪怕仅仅是俗家弟子,也会定期领

    到一份口粮,用来糊口,不至于逃荒饿死。

    一时间,「玉佛道」大为盛行,江南民间信徒无数,身披赤黄袈裟的和尚大

    师,到哪里都被人们看作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再世。佛道一脉,很多偏僻地方都超

    过了官府对百姓的影响。

    肃州城外,一连十几座村落里的平民百姓,因为城外寒山玉佛寺的「玉佛道」

    分院的丹药布施,倒是很快平息了瘟疫。只是水后的饥荒,绝大多数百姓难以短

    时间内渡过。

    安平镇东头的孙氏寡妇闺字秀珍,是一名十里八村有名的贤德美人,这日天

    未亮就起身来,去山间田野挖些野菜勉强度日。本来灾祸未起时,他夫妻俩十分

    和睦,家中虽不算富裕,但也算中等有余。丈夫孙不二祖传有两厢豆腐磨坊,太

    平年间,凭着一手作豆腐的手艺,颇受乡里乡亲的欢迎,日子过得还算安生。

    可惜一场大水过后,孙不二染病而亡,孙氏秀珍夫人也就成了寡妇。家中两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