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嫐】第二部 彩云追月 第四章 故事和酒(1/8)

    【嫐】第二部彩云追月第四章故事和酒

    字数:16549

    很早以前泰南就有个说法,叫做「鲤鱼吃肉,王八喝汤」,鲤鱼很好理解,

    而王八在叫法上就有些名堂了。

    学名人们管它叫做「甲鱼」,还有像什么土鳖、乌龟等等称呼,不外乎是种

    类上的差异,都可以归类到王八这一行列里。

    还有,它还是句骂人的话,比如说「王八蛋」、「你个活王八」。

    「鲫鱼吃肉,王八喝汤」

    这说法中的前者众人已经在饭桌上尝食过了,后者则是通过杨廷松嘴里念叨

    出来的。

    杨廷松这个人喜欢喝茶,尤其喜欢喝浓茶,就沏了壶酽茶置于茶几之上,修

    生养息和看书一样这已经是杨廷松饭后必做的事情,而且他还喜欢当着众人的面

    讲故事,聚在一起挺热闹,他说出口的东西又诙谐幽默,往往总能在听后令人忍

    俊不禁,所以他很喜欢这种氛围。

    「当初我十二三前儿,青龙河与伊水河畔的王八有的是,拿着镰头一斫(音

    捉,动词,当尖锐物触击讲:斫地),就拿回来让你奶给下锅煮了。」

    结合着父亲所说,杨刚回想到自己年少时的趣事,把它讲给杨书香听,「你

    爸他文静不爱动,你大姑就不一样了,她那前儿就爱跟我屁股后头,背着个篓子

    捡王八比我还欢实呢!」

    脑子里应生出往事,稍微一提就又想到了一个令人无比振奋的事儿:「晚上

    何不带着三儿去喝王八汤,冬天吃那玩意可是大补!」

    杨刚心里想的东西永红饭庄就有。

    「老大,你这一提,我还挺想小华的。」

    杨廷松和李萍一共育养二子一女,老大杨刚、老二杨华、老三杨伟。

    到了他孙子这辈儿香火依旧旺盛,总希望养活个女孩,亲闺女又不在身边就

    打心眼里特别惜吝(爱)女孩子,这头长大孙子杨书文得了个千金,他和老伴儿

    得信儿之后高兴得一宿都没合眼,此时提起自己的闺女,自然免不了一番慨叹。

    李萍用手戳了戳老伴儿:「你一说我也惦记咱家华子。」

    「闺女不在身边不还有儿媳妇疼你们!」

    杨刚扬了扬手,如是说道。

    杨廷松点了点头,冲着老伴儿笑道:「老大这话说得不假啊!」

    大姑定居广西,暑假初还带着表弟过来一趟呢,四十的人多少有些发福。

    爷爷念叨过,说明年五一二哥大婚时正好赶上周末,要按单双日子看不宜结

    婚,不过他又说,这前儿的事儿都新事新办了,咱就得跟得上社会节奏去适应新

    潮流,还说大姑那边早就提前做好了准备,五一一准赶过来。

    新时代新潮流这个名词杨书香知道,明年五一他还得给二哥打灯笼接媳妇儿

    去呢,早就合计好了,到时候得好好逗逗自己这个没过门的二嫂子,逗她的同时

    得让她知道拴着二哥不撒手的后果!「前些日子小华不给家里打过电话嘛,你又

    想她啦,」

    杨刚拾起茶几上的《白鹿原》扫了眼,人民出社出的,是父亲的学生从

    南方那边给他寄过来的,这边儿市面上还没大量发行,就随便翻了翻,「爸,这

    书咋样,瞅你读得还挺起劲儿,快读完了吧!」

    「人一上了年纪,就从心里惦记着儿女...好在老家有小妹照应,你这又

    有云丽伺候我,」

    杨廷松喝茶时一脸惬意,他盘了个二郎腿,拾起一旁的阿诗玛点了一根,转

    移话题说道:「渭河平原上几十年风风雨雨,书里讲述的是两家三代恩恩怨怨的

    事儿,看得出是作者倾尽心血而著,不能用一个好字简简单单来概括它。对了,

    那个西凤酒也是那边产的。」

    这话刚说完,李萍就打了个哈欠,指着老伴儿说:「教了一辈子书还放不下

    ,哪如听我弹一段琵琶,古筝也行啊,」

    想了想,连自己都笑起来了:「看孩子也挺好,给自己找点活儿就有事儿干

    了,心里就不空了。」

    「爷,书里讲的是搞对象的事儿吗,就那感情戏。」

    杨书香从大大手里把书要了过来。

    之前元旦时曾看过数眼,如今再看时仍旧是「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

    生里娶过七房女人」,七房女人不就是七个媳妇儿吗,就问:「哪地界儿允许娶

    那么多媳妇儿?」

    「三儿,以前哪地界儿都能娶好几房老婆,书里讲的应该是解放前的事儿吧

    ,应该是发生在土豪乡绅门子里的故事。」

    杨书文比杨书香大六七岁,小时候在老家沟头堡就听闻过关于地主家娶小老

    婆的事儿,所以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拿出来解释。

    杨书香「哦」

    了一声。

    發鈽444.cом

    4V4v.ō

    杨廷松笑道:「胖小儿(杨书文小名)说的差不多。讨个小老婆啥的咱们这

    地界儿以前也有,永安他爸就娶过三房媳妇儿...中学课本《鸿门宴》不是讲

    了「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吗,里面提到的关中和这本书里的关中是同一地区,渭河平原嘛描写的就是

    那边的风土人情。」

    杨书香又「哦」

    了一声,不成想这漫无目的翻找的过程竟从里面发现个书签。

    充当书签的东西是由一张四寸宽六寸来长的绿牛皮纸做成的,摸了摸挺板实

    的,杨书香若有所思,不知为何心神一紧,脖颈子就硬了,他搓了搓自己的脖颈

    子,就想到了娘娘的那张比基尼照片...对那些社会类的读物杨刚的兴趣不大

    ,但这并不代表他不去触碰,相反他对贾平凹和王小波所写的作品更感兴趣,觉

    得他们的作品符合时代潮流,而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大力推动下,街头巷尾印

    刷成册的「报告文学」

    比八十年代更有水准,纸张页面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粗制滥造了,而错别字在

    校对上也有了明显改善,这点他深有体会,自家一楼下面储物室里堆积如山的「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