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章(2/3)
这是,两年前被她撕碎的告白。
这段成像极不清晰,画质很差,拍摄者似乎有些畏手畏脚,晃镜到模糊。
他轻敲纸面,给她支招儿,“你现编一个也成啊。”
“我没有回答。”
-
厚厚的笔记本翻开,上面是一张张拼贴画。
林喜朝暂停视频,对柯煜讲,“拍这一段的同学,我当时拜托了她好几天她才答应,她告诉我手机像素差,过得很边缘,不知道该拍些什么。”
这个短片从点灯之后她就再也没回顾过,如今和柯煜重头再看,有种在主动剥离内心的羞赧感。
林喜朝扼住呼吸,僵硬地蜷起手指问他,“你现在怎么不拍了?”
“数学真的好难啊。”林喜朝边看边感慨,“她把素材交给我的时候,一直在担心要是剪进正片被别人看到,大家会不会觉得她太轴太笨。”
“听到了,我也觉得这会儿就是我最好的时候了。”
目之所及是一张皱巴巴四分五裂的毛皲稿纸,被干化的胶带纸艰难地稳固拼接,上面的字迹已经脆裂晕开,模糊成不可辨析的墨团。
下一个拍摄者,是一直用固定机位呈现着解题过程的头秃女生。
那天是胶片时间的终点,却也是他们再次相逢的。
“但其实……”林喜朝细细看着屏幕上跳切的画面。
他露出有点小得意的表情,“我喜欢的姑娘第一次给我写情书,在这种年代,不得作为家书留给我后辈看看?”
柯煜把笔电放上床,从一中的官网上找到了历届艺术周学生展品,他点击林喜朝那一届,对应班级,打开短片。
这个女生把所有的镜头都对准了自己的好友,不管是大课间手挽手涌入人群,午餐分吃同一盘贵价排骨,还是栏杆处的互吐牢骚互相抱怨,她身边一定有她。
“饭团里加了两个蛋黄,就知道你没时间买,我帮你排了。”
“抓心挠肝困扰我两年多了”
“其实她有一个特别契合她的战友,如果一中生活是黯淡枯燥的,那我觉得,她自有值得记录的绚烂和同盟。”
林喜朝脸上有些尴尬,时间久远,这张字条熟悉又陌生,她是真忘了那晚她都删改撰写过什么。
这封“情书”到底是怎么递出去的,递出去又发生了什么,她现在都还清楚地记在心里。
课本放上桌的时候,旁边人推过来给她带的早餐——
林喜朝轻轻吸气,抬起头有些犹豫地问,“柯煜,你看过我高二艺术周拍的那个小短片吗?点灯之前的那个。”
她被他说得很不好意思。
拍摄者小声说了句谢谢。
“所以你当时是想说些什么?”
林喜朝手指有些微抖,她抿唇静默,翻开笔记本的下一页,无法克制地睁大眼眸。
片头钢琴曲响起,黑幕之上,缓缓打出两行字幕。
柯煜散漫答话,“你当时怎么回?”
一中预备铃刺响,字幕消失,主观镜头晃动上摇,一只手推开高二五班的后门,匆匆进教室掏课本。
林喜朝解释:“这是我们班一个数学挺差的女生。”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笔尖刷刷写个不停,草稿纸划破两层,却依然步骤卡壳,公式错误,思路混乱。
林喜朝一页页翻着,后摇乐队的海报上张贴着卑尔根的天鹅和日落;南加州的晨曦像融了一半的黄金,明暗光线的交界处,柯煜正踩着冲浪板被海水扑打;京市livehoe的店址、10秒黑场的彩排间隙、拼接上了他从程叩泊饭店外,拍到的林喜朝饥肠辘辘的沮丧身影。
“因为我那会儿和她无差。”
但她还清楚记得,记得——
去美国去挪威回京市,日期序列下的一些风景、路标、人像都被他洗出来,剪下来,做成了奇心巧思的拼贴画。
——记录着到目前为止,平凡又庸常的碌碌时光。
她指甲紧陷入掌心,迟缓点头,“你想不想……再看一遍?”
“当然了。”
看到的这一刻,她整个人像是被架在炉火中炭烤,劈里啪啦地裂出一些烧焦的晦涩情绪。
“好想听。”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希望故事的有一个角度是在记录我们的。
因为不管是课间操,午晚餐,晚自习,她都在弄懂同一类型题的解法思路、演算法则,直到短片末尾,直到她写上正确答案。
柯煜说,“昨晚上从京市带回来的,一直都忘了给你看。”
“看过,怎么了?”
林喜朝短瞬静默,然后缓缓摇头。
“我寄给你的胶片,时间只截取到了高考结束的那一刻。”
这话听在林喜朝耳朵里,就像是一种戏谑。
于是贯穿整个短片,她的镜头都将僵持在这道未解题上,林喜朝在和徐媛媛协助剪辑时,将她的部分打碎分插,作为某种时间区划,标识着一天的递进。
柯煜轻滚喉结,抬手揉了揉她的脑袋,指尖轻触空格键,继续播放。
柯煜略一回忆,“一天?”
荧屏的冷光共映在他们脸上,林喜朝没来由地有些紧张。
柯煜支着下巴,歪头问她,“能想起来吗?”
柯煜懒洋洋地注视她,好像这只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她不可置信地问,“你居然……一直留着?”
但是在两个人相遇之前,柯煜在国外游离奔走的那段时间,他一直没停止过每日记录。
四周全是拖腔带调的读书声,带着早自习的懵顿疲软,一声比一声扬得长。
柯煜轻轻摇头,“遇到你之后就不用拍了,接下来我所见证的高光时刻,一定会有你的参与。所以,也就没必要再单独记录了。”
柯煜瞧着林喜朝一脸茫然,微提高声量问,“真想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