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杺莯(6/8)

    “没什么。”皇太子用笑容掩住了自己的一丝忧虑。

    希望我是错的。他在心里道。

    次日,皇太子穿上朝服,蒙杺莯将他送到府邸门前,依依不捨地抱着他:“我等你回来。”

    蒙杺莯知道皇太子所处的位置很尷尬——武皇一直想立自己的儿子珞王为皇太子,而皇太子亦是靠三府的据理力争才保有皇位继承权,即是说他不能得罪三府;但三府的所作所为实在人神共愤,他们也是看准武皇昏庸,皇太子又得依靠他们,才会如此为所欲为。

    而现在皇太子和珞王为了幽州的长足发展,已经开始在珞王的封郡开始一系列革新,这自然会损害三府的既得利益,再加上珞王判处九名缮相绞首示眾,已与三府彻底撕破了脸,皇太子就必须选边站。若他选珞王,三府势必与他为敌,那他将不能保有晟皇本应传给他的皇位;若他选三府,只会令他们更加猖獗,他亦将彻底沦为他们的傀儡。

    蒙杺莯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出两全其美的方法,所以她很是担心,她知道以皇太子的性子是不可能背弃珞王的,即是说他将失去三府的保护屏障,将自己的性命交与早就看他不顺眼的武皇手上。

    “放心,不会有事的。”皇太子亲吻了她的唇。

    在蒙杺莯的注视下,皇太子跨上九色鹿,前往龘堡。珞王已经在堡门前等着他了,两人并肩走上木桥,进入堡内。

    大殿之上,武皇端坐于九层台阶上的琉璃椅,三府九公则分立两旁。皇太子和珞王进入大殿时,少辅和他手下的三名次相都用敌意的目光瞪着珞王,珞王毫不畏惧,冷冷地瞥了他们一眼。

    “我儿,刚刚三位首相说你带了数千名军士进入皇都?”武皇说话了,他说话时系在紫须的金铃发出叮铃声,所幸他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倒也无碍。

    果然。皇太子暗忖。

    “数千名?”珞王冷冷一笑,“父皇,儿臣为观礼皇兄的大婚仪式,带了五十名贴身护卫到皇都,怎么从诸位大人的嘴中就变成数千?”他说着用蔑视一切的眼神直视着三位首相。

    “昨日皇都中四处可见穿着‘珞賁军’军服的军士,人数绝不少于三千。”少辅没有说话,但他的官至少佐的四儿子道。

    “我与珞王同来,他的确只带了五十名军士。”皇太子替珞王作证,“更何况珞王又有何理由带那么多军士到皇都?恐怕这其中有什么误会吧?”

    “谁能找出第五十一人,本王将封郡双手送上。”珞王冷笑着。

    三府的各位大人面面相覷,他们见珞王敢如此篤定,心里没底了,这时亚纳加说话了:“恐怕有人以讹传讹,歪曲了事实。”他已经隐隐感觉到这事没那么简单,于是将大家的视线转到缮相的失联上,“但珞王郡上的九名缮相已经有数日未有音讯,敢问珞王殿下,这是何原由?”

    “本王杀了。”珞王淡淡地说,那语气平淡地就像回答的是他有没有吃饭一样。

    “杀了?!”少辅一听,顿动雷霆之怒,他向武皇一拱手:“陛下!我少府派遣的三名缮相日夜操劳、鞠躬尽瘁!珞王毫无原由,说杀就杀!敢问珞王殿下眼中还有陛下!还有三府吗?!”他说着厉声喝问,同时用眼中熊熊燃烧的怒火瞪视着珞王,若不是两边还站着皇帝的御禁卫,他只恨不得现在就拔刀相向。

    “不仅如此,我宰府和宗府的缮相都惨死于珞王刀下,请陛下为死去的冤魂讨回公道!”亚纳加和宗辅跟着请命。

    “请陛下讨回公道!”九名次相全都跪在殿上,齐声道。

    “人死不能复生,三位首相想如何讨回公道?”皇太子问。珞王是皇子,皇位的第二顺位继承人,就算他做了再出格的事,也不可能对他判处人身上的伤害。

    “请陛下剥夺珞王殿下的皇位继承权!!”三府的十二人齐声道,看来他们早就已经商量好了。

    果然……。皇太子在心里道。

    “不行!!”武皇大吼一声,“我儿,快给三位首相诚心地道个歉,这事就这么算了罢。”自珞王之后,武皇的侍姬怀有的皇子不是胎死腹中,就是早夭,现在他只有珞王这一个成年的皇子,另外有两名庶子,分别是八岁的璐王和五岁的琍公主。但是武皇最喜爱的还是珞王,觉得他就是年轻时的自己。

    “陛下,珞王殿下虽是您的嫡长子,但先后已经逝去多载,您可以再另立皇后、新立嫡子,珞王仍可保有王爵之位,但不能再有皇位继承权。否则幽州难安!!”少辅厉声道,语气中满满的肃杀之气,竟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馀地。

    武皇见少辅的态度如此坚决,有些沉默了,是的,他的两名庶子都是同一名宠姬所生,只是珞王的母亲离逝后,出于种种原因他没有再立后。正如少辅所说,如果立

    这名侍姬为皇后,他们就是嫡子,亦能有皇位继承权,但他并不想这么做,可是若三府紧咬此事不放,恐怕他只能选择保全自己,而不是与三府对抗,否则他早就执意废掉晟皇的独子,立珞王为皇太子了。

    皇太子和珞王对望了一眼,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皇太子道:

    “若是陛下要废除珞王的皇位继承权,我愿代弟受罚,放弃皇太子之位。”

    皇太子此话一出,眾位官员哗然。

    就连对任何事都能泰然处之的亚纳加也脸色微变,他知道武皇早就将皇位寄心于珞王,他不等武皇趁势应允,急忙阻止道:“此事与皇太子殿下无关,如何能让殿下受罚?”

    “本王没有错!又何需皇兄代罚?!”珞王当然不会让皇太子这么做。

    “封郡的缮相向来是由三府任命!敢问珞王殿下又出于哪条国法郡规让他们惨死于郡上?!”少辅怒视着珞王。

    珞王面无惧色,回瞪着少辅,不卑不亢地说:“自本王到封郡后,他们就相互勾结,在採买食粮、徵兵、任命各级官员时大动手脚,招权纳贿、中饱私囊!几名小小缮相竟敢欺瞒本王两载,所以本王判处他们绞首示眾!现在想来确实是本王错了,他们只是缮相官员,就算再给他们几个熊心豹胆未必敢隻手遮天!只怕是三位首相早就知情却不闻不问、不管不顾,亦或是收了他们的好处?!”

    “殿下,这话可万万不能乱说,您封郡上的事我们怎么会知道?”宗辅急忙撇清干係。

    亚纳加用蔑视的眼神瞪了宗辅一眼,只得将语气缓和了下来:“若是缮相犯法,殿下应该通知三府,由三府自行判决。殿下这一怒之下就判他们绞首,只怕不妥。”

    “哼,交给你们?”珞王冷冷一笑,“他们已经写下了自己的罪状,交不交与你们又有何区别?”他说着从贴身处拿出几张认罪状,扬了扬,对少辅道:“令公子的认罪状你想亲眼过目吗?”

    “上面写了什么?”武皇的身子往前倾了倾,急迫地问道。

    “看来本王应该将他们的罪状公示天下!”珞王用凌厉的眼神环视着殿上三府的首相和次相,只有宰府的亚纳加和少府的広宏义没有回避他的眼神,其他人无不低头,或是心虚地移开目光。

    “不可,”皇太子出面阻止:“九位缮相跟随你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是犯错想必只是一念之差,相信与他人并无干系。况且你已经让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亦没有必要再令他们的家人受到世人的指责和唾骂。”

    “是是,皇太子殿下所言极是。”连同宗辅在内的几名官员开始随声附和起来。

    “双方都有过错,何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皇太子开始调和双方的矛盾,“不如这样,三府不追究珞王动用私刑,珞王亦不追究罪相们的家人协瞒之过。至于这些认罪状,亦没有必要流于世上,可有异议?”

    “全凭皇太子殿下定夺。”宰府和宗府的官员对这样的折衷之法很是满意,都迫不及待地说。相比替几个不认识的缮相官员讨公道、挣面子,还不如明哲保身来得明智。

    “少辅呢?”皇太子望向少辅,面带微笑。

    “由皇太子殿下作主。”少辅虽极不情愿,但他并不知道那些认罪状上写了什么,万一他们受不了私刑,将広族的事全都抖出来,对他们亦是不利——他虽手握天下兵权,但还是要受到舆论的製约,毕竟少府军再勇猛,也不可能堵住泱泱眾口。他的儿子、女婿、侄子已经死了,更没有必要拿活人陪葬。

    珞王将认罪状交给皇太子,皇太子让一名内侍端来火盆,当着眾人的面将九张认罪状丢入盆中,付之一炬。

    “那这件事就这么算了。”武皇对皇太子处理此事的方式很满意,他并不愿意废除珞王的皇位继承权,至于那些官员犯了什么错,他一点都不关心,“明日就是皇侄的大婚,宗府可有做好安排?”他很难得如此关心皇太子的事。

    “已经选好了十二名雒姬。”宗辅回道。

    “甚好甚好,这次可要好好办。”武皇点头,“若诸卿没其他事的话,就退下吧。”

    所有人退出大殿,皇太子和珞王走在最后,两人对望一眼,心照不宣。

    这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珞王先让自己的两百名穿着珞賁军的军士一早就赶到皇都,大张旗鼓、四处张扬,给人一种他带了很多人来的错觉,藉此转移三府的注意力——他们会更关心珞王带这么多人到皇都,有何图谋,而忽略去彻查缮相被杀一事。

    而在昨晚,珞王已命一百五十名军士连夜返回封郡,以免落下拥兵自重、意图不轨的把柄,藉此打了参奏他的三府一个措手不及,消弱他们的心理防线,让他们对自己的判断和信息的来源失去信心。

    皇太子则趁势了摸清三府的底牌,他之前有所意料,三府定会觉得珞王难以掌控,要剥夺他的皇位继承权,这样的话,他与桃莲成婚生子后,他们的孩子会成为第二顺位皇位继承人,所以他藉故说自己愿意放弃皇位继承权以此试探,亚纳加急忙否

    决了,这让皇太子了解到,在三府的眼里,他依然是他们的人,并没有为难他的打算,至少现在没有。

    珞王手上确有认罪状,但少尉补意图逃走,早已被他射于箭下,他并没有杀他的合理理由,所以他们避重就轻,在将缮相的罪状拋出后,不少官员果然开始与珞王郡的缮相们划清界限,皇太子趁势做出姿态,烧掉认罪状,此举一是让珞王免于被三府责难,让三府无法再追究缮相被杀的真实情况;二是他自知单凭这些认罪状并不能扳倒几个大主,亦无法斩断三府常年累月形成的利益锁链,何不藉此做个顺水人情,缓和珞王与他们的关係,以后大家各走各的,互不相干。

    “皇太子殿下,”宗辅在殿外等着皇太子,“明日一早,我们就派人到府邸接殿下。”

    “杺莯也要与我同去。”皇太子见他没有提到蒙杺莯,提醒着。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宗辅连声道,“明日雒姬们都会穿着同样的紫纱衫,只是桃莲小姐的紫纱衫上会用金丝镶边,请殿下留意。”

    “蒙杺莯呢?”珞王问。

    “也是金丝镶边。”

    “那皇兄如何知道谁是谁?若选错了正妃,你们担当得起?”珞王冷冷地说。

    “没关係,我认得出。”皇太子道。

    “此事关重大,请殿下务必留意。”宗辅道,“否则少辅大人那边,不能交待。”

    “桃莲是正妻,杺莯为侍姬。我知道。”皇太子垂下眼瞼,声音虽没有变化,但神情黯然。

    “殿下心明如镜,臣先行告退。”

    “皇兄……”珞王正想说什么,却被皇太子掐断了话头:

    “我们都已有所觉悟。”

    “我原想兴许这么一闹,你可不用娶桃莲。”珞王沉沉地说。

    皇太子淡然一笑,确定四下无人,方才道:“他们知不能动你分毫,这样大做文章亦不过是扫清皇位继承权的障碍。”武皇死后,皇太子继位,在他的嫡长子长大成人之前,珞王始终是第二顺位皇位继承人。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